共产党员金融人网

全球股市“涨”声一片 2025年或喜中带忧
更新时间:2024-12-27  浏览量:9

那些在年初对全球股市心存担忧的投资者,终于可以在年底长舒一口气。毫无疑问,2024年全球股市笼罩着多只“黑天鹅”:俄乌冲突悬而未决、中东再次成为全球局势的“风暴眼”,巴以、黎以、伊以、红海紧张局势轮番升级,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选举;美联储、欧洲央行等也在今年开始改变紧缩货币政策方向转为降息……

即便面临着多重不确定性风险的重压,但最终的结局却令人惊喜。全球股市在2024年表现不俗,除了美国和欧洲股市出现上扬,包括中国股市在内的大多数亚洲股市也呈现走高态势。该如何看待今年的全球股市表现?2025年的全球股市又将走向何方?

全球股市整体向好

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2024年全球股市持续上行:全球最大指数公司明晟(MSCI)数据显示,MSCI全球指数从今年年初的727.1点飙升至11月14日的851.2点,涨幅高达17.1%。其中,发达市场领涨,MSCI发达市场指数涨幅为18.9%,MSCI新兴市场指数涨幅为6.8%。

另据中国金融软件服务企业万得(WIND)数据,从今年年初截至北京时间12月24日上午11时,大多数地区股指走高。美国方面,道琼斯工业指数涨幅为13.84%、纳斯达克指数涨幅为31.67%、标准普尔500指数涨幅为25.25%;欧洲方面,英国富时100指数涨幅为4.54%、德国DAX指数涨幅为18.49%、意大利富时MIB指数涨幅为11.16%、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涨幅为7.33%;亚洲方面,中国上证指数涨幅为13.50%、日经225指数涨幅为16.71%、印度SENSEX30指数涨幅为8.72%、富时新加坡海峡指数涨幅为16.31%。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也有一些地区股市表现令人失望。例如,早些备受欧美投行吹捧的越南股市,年初迄今的跌幅达到6.78%;法国股市今年以来也出现3.59%的下跌。

即便全球股市年底“成绩单”令人惊喜,但过程一波三折,中途甚至出现多次大幅巨震的场景。例如,7月31日,日本央行加息25个基点之后,受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随后的“鹰”派言论以及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上升,大幅推高日元汇率。日元大涨导致日本股市出现史诗级暴跌。8月5日,日经225指数收盘跌12.40%,创1987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3个交易日最大跌幅达到22.19%;日本东证指数触发熔断机制,并创下8年来最大单日跌幅,自7月份高点回落20%。

分化加剧将是核心主题

对于2025年全球股市的预判,目前大多数经济学家持乐观态度。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明年全球以及美国、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增长将为3.2%、2.2%、1.13%,高于2024年的3.2%、2.8%、0.3%的预测。因此,如果全球经济仍维持稳健,这可能会推动全球股市持续走高。其次,美联储、欧洲央行等多家央行明年将持续降息,这也会对全球股市上行提供支撑。最后,伴随着全球科技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将持续推动全球股市增长,尤其是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继续成为全球股市中的亮点板块。

其中,不少机构看好2025年新兴市场发展前景。例如,中国银行在年底发布的《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中看好明年新兴市场表现。理由是,新兴经济体股市受全球经贸格局演变以及自身经济改革和发展政策的影响,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望获得较好投资机会。在经济基本面支撑下,相对较低的估值显示各市场有更大的上行空间。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银行认为,虽然美股短期内仍处于上行通道,但长期增长空间有限。考虑到美股整体估值水平偏高,纳斯达克指数市盈率逼近50倍,可能限制美股长期增长空间。明年欧洲股市上行动力不足,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对于2025年的全球股市而言,可谓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摩根士丹利在11月27日的研报中表示,2025年全球经济稳定可能有利于股票和固定收益市场,不过围绕美国关税和移民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可能危及市场近期的涨幅。

高盛研究部在最近发布的2025年全球股市展望研究报告中称,由于经济稳健扩张和盈利稳定增长,预计标准普尔500指数将连续第三年上涨。高盛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大卫·考斯汀预测,到2025年底,标普500指数将升至6500点,包括股息在内的总回报率可达10%。但按历史标准衡量,美股估值较高可能对投资者构成风险。过去两年,标普500指数的市盈率大幅增长,如今的市盈率为21.7倍,远高于2022年底的17倍。

摩根大通年底发布的研报则认为,2025年全球股市可能会在多重因素的交织下迎来一个复杂的局面。明年全球股市的核心主题将是分化加剧。各国央行政策路径的分歧、通胀下降速度的不均衡以及技术创新的推进,可能会继续拉大全球不同地区商业周期的差异。此外,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各国政府政策议程的演变,都将为股票市场的前景增添额外的复杂性。